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搬家搬厂 > 正文

失弛缓性便秘怎么治疗(便秘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3-04 23:06 23

本文目录:

失弛缓性便秘怎么治疗

 最佳答案:

      失弛缓性便秘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保守治疗

      - 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粗粮、水果、蔬菜等;适当增加脂肪摄入,以刺激肠道蠕动。

      - 药物治疗:使用缓泻剂等药物改善症状。

      - 生物反馈训练:通过训练改善盆底肌肉功能,提高排便能力。

      - 物理治疗:如针灸、按摩等,促进肠道蠕动。

      手术治疗

      -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等。

      失弛缓性便秘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失弛缓性便秘怎么治疗

老年顽固性便秘怎么治疗

      要想预防便秘的发生,最好的办法还是从饮食上做文章,从早到晚都要重视起来。早起:喝杯淡盐水。有条件的朋友,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淡盐水,不仅能提精神,更重要的是能在气温比较低的时候暖一下胃,润滑肠胃,可以缓解便秘症状。午餐:吃根茎类蔬菜。

      多吃高纤食物、多喝水是便秘患者应遵循的规律。有便秘症状的人,午餐可多吃芹菜、萝卜、香蕉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吃咖啡、烧烤等刺激性强的食物。点心:首选核桃花生。如果喜欢吃零食,就选择核桃、花生,它们都富含润肠油脂,对于产后便秘等身体较弱者,还可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但要适量,否则吃多了上火,反而加重便秘。

      有些人在晚上不吃晚餐,其实这对于身体健康不利,可以适当吃一点。晚餐:百合莲子粥最适合。清淡温暖的食物应是便秘患者的首选,百合莲子粥、胡萝卜粥、秋梨粥都比较适合便秘患者。起床:来一杯立健三清,增殖肠道益生菌,调节便秘,改善胃肠道消化功能。睡前:来杯蜂蜜水。睡前喝一杯蜂蜜水,更多的是依靠蜂蜜的润滑作用,对肠胃进行“疏导”。

十几年便秘如何治疗?

      尊敬的小曼女士:您好!建议您先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及肛肠外科就诊(可行电子肠镜检查与肛肠专科检查),排除肠道病变。以下建议供您参考:(一)治疗便秘的总原则是什么? 1、消除病因:便秘,作为一个症状,是...发生病理生理改变的信息和反映。无论是器质性便秘,还是功能性便秘,其引起的原因均十分复杂。像治疗任何疾病一样,对便秘的治疗,也必须首先查明原因,针对病因治疗是治疗便秘的根本原则。如铅中毒便秘,必须采取驱铅等针对铅中毒的治疗,便秘才能逐渐缓解;对增生型肠结核引起的便秘,必须采取系统的抗结核治疗乃至手术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等。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也是如此,如由于不良习惯引起的习惯性便秘,必须从改变不良习惯入手,如改变食物过于精细、饮水少、不按时排便、忍便不排、活动过少等不良习惯,这些措施对于治疗习惯性便秘至关重要。患便秘的人,必须首先到医院接受肛肠外科专科医生的检查,找出便秘的原因,再照医生指示,采取病因治疗,不要盲目地仅仅用泻药对症治疗。 2、防微杜渐:即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即使是轻微的便秘,也不要忽视,应查明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及时予以纠正。否则,久而久之会越来越重。待到发生顽固性便秘带来很大痛苦时,再治疗就不容易了。 3、耐心调治:有些功能性便秘如习惯性便秘或顽固性便秘,治疗起来很棘手。病人一定要与医生相配合,制定系统的综合治疗计划,包括生活起居、饮食疗法、体育锻炼、医疗体育以及良好排便习惯的培养、药物配合治疗等,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治疗,一定要有耐心和信心,坚持不懈,千万焦急不得,往往越焦虑、忧郁、着急,便秘就越重。 4、不滥用药:特别是不能滥用泻药。很多便秘病人不经医生指导,随便滥用泻药,结果会造成胃肠功能更加紊乱,加重便秘,或形成对泻药的依赖性等。 5、不轻易采用灌肠导便法治疗便秘。凡用灌肠导便时,必须选择好适应证。一般说来,只对那些重症便秘,经一般方法治疗无效,而又十分痛苦的病人,才选用灌肠通便进行应急性的对症治疗,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以泻药作为辅助的治疗手段,主要依靠改变生活及饮食习惯来消除便秘,才是治疗便秘的捷径和好方法。? (二)为什么不能乱用泻药? 同是便秘,根据病因和症状可分为若干种类,如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弛缓性便秘,痉挛性便秘等,其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不能一概用泻药,更不能滥用泻药。 所谓滥用泻药,是指便秘病人,不经医生诊断和指导,在不明引起便秘原因,又不了解泻药的作用情况下,不分青红皂白地一见便秘就自行服泻药通便。殊不知,滥服泻药有三大害处:1、可导致服泻药的习惯性、依赖性,甚至成瘾性,停药后排便会更加困难。2、可造成耐药,由于经常服泻药,对肠粘膜形成经常性刺激,使其应激力减弱。如此,泻药的使用量将不断的被动增加才能取效,如一开始用2片牛黄解毒片或果导片即可通便,到后来,每次服4-6片大便也难以排出来了。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3、泻药,尤其是刺激性泻药,对肠道产生经常反复性刺激,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除导致上腹饱胀、暧气、恶心、呕吐、肠鸣、排气多外,还会加重食欲不振,从而使便秘更进一步加重,招致恶性循环。--摘自我科李胜龙主任主编的《痔疮揭秘》祝您早日康复!南方医院肛肠外科 鲍铭 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肛肠科-鲍铭主治医师

便秘怎么治疗

      便秘的治疗

      1.一般治疗:包括饮食、锻炼、改变不良习惯等方面。

      对于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一般人来说,食疗是首选的,即在饮食中增加纤维食物,如麸糠、水果、蔬菜等;运动锻炼对于常人的排便很有帮助,长期卧床的病人常有便秘致便嵌塞的情况;纠正生活中的紧张情绪,减缓工作节奏及纠正长期忍便等不良习惯,对某些便秘者也是至关重要的。

      2.药物治疗:尽管施用上述方法,但许多便秘者还需要用泻药来辅助排便。对一般便秘者偶用泻药是不会造成不良后果的,但长期使用泻药,有引起依赖的可能。泻药一般分为刺激性泻剂(如大黄、番泻叶、酚酞、蓖麻油),盐性泻剂(如硫酸镁),渗透性泻剂(如甘露醇),膨胀性泻剂(如用麸皮、魔芋粉、琼脂做的充肠剂),润滑性泻剂(如石蜡油)。

      根据便秘的轻重有针对性地选择泻剂十分重要。慢性便秘以膨胀性泻剂为宜,仅在必要时选择刺激性泻剂,绝不可长期服用;急性便秘可选择盐类泻剂、刺激性泻剂及润滑性泻剂,但时间不要超过1周;对长期慢性便秘,特别是引起粪便嵌塞者,可使用灌肠的方法,灌肠液分盐水和肥皂水两种,而盐水较肥皂水刺激性为小。

      西沙必利是治疗结肠性便秘的一种新型促动力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促进肠肌间神经丛中乙酰胆碱的释放,可加强肠的运动并促进小肠和大肠的运转。口服后吸收迅速、彻底,1~2小时内达峰值血药浓度,半衰期为10小时。可作为结肠性便秘治疗的理想用药。但对于严重便秘者,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可能需要2~3个月。

      3.粪便嵌塞的治疗:通常使用灌肠、口服泻药以及开塞露射肛等方法,往往无效。

      可采用手法挤压肛周,女性可用手指压迫...后壁助便。临床常用的方法是将食指(戴手套)插入肛门内,将干粪团分割成小块,抠出或加用开塞露刺激排出,无效时应在局麻下将粪团挖出。

      4.水疗法 :这是治疗顽固性便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疗法。通过仪器,将灭菌净化的盐水不断地注入肛门,经反复冲洗,使积留在大肠内的粪便排出,达到清除肠内毒物、细菌和寄生虫,恢复肠道正常吸收和排泄功能的目的。与口服泻药和普通洗肠不同的是,该疗法无痛苦,清洗彻底,适于各种便秘,且具有排毒养颜的功效。一般每1~3月1次,每次45分钟。

      5.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是通过测压和肌电设备,使患者直观地感知其排便的盆底肌的功能状态,"意会"在排便时如何放松盆底肌,同时增加腹内压实现排便的疗法。该治疗前需先向患者解释盆底解剖、生理,说明此治疗的方法、步骤,使其配合治疗。掌握如何根据压力变化来调整排便动作,学习如何放松盆底肌,需经反复训练建立条件反射来实现。

      6.手术治疗:便秘经过一段保守治疗仍无效者,可通过一些检查手段看是否存在着器质性病变。即有否需要经手术治疗的外科疾患。慢运输型便秘的手术条件:①结肠无张力;②无出口梗阻;③除外肠易激综合征。可做结肠段或次全切手术。出口梗阻性便秘:此类病进行排粪造影检查,可诊断。包括:①直肠前突:采用修补...后壁或直肠前壁的方法解决;②直肠内脱垂:治疗常采用结扎直肠粘膜以缩短长度,也可注射硬化剂加手术结扎的综合疗法;③盆腔痉挛综合征(又叫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可用切除部分耻骨直肠肌的手术方法,但疗效不确定。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便秘的诊治难点和策略

      1、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概念的建立是对其病因不断认识的结果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是盆底肌反射性或随意性异常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1],其临床特征为排便时盆底肌群不能协调松弛或异常收缩,盆底出口阻力增高,引起排便困难等症状。其病名的演变来源于对病因不断的研究。目前认为,该疾病为一组综合症候群,除了便秘症状外,还可能合并肠易激综合征[2]、排尿困难[3]、肛门直肠痛[4]、帕金森氏病[5]等多种疾病,其可能的病因涉及盆底整体肌群(横纹肌和平滑肌)、周围神经调节(骶副交感神经、阴部神经)[6]、中枢神经调节(中枢、脊髓及多发性神经元损伤及外伤)[7]、发育异常[8]、心理及行为异常[9]、脑-肠轴调节异常[10]等多因素有关。

      早在1964年Wasseman首先发现排便时耻骨直肠肌无法放松,将该疾病命名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 syndrome),1985年Kuijpers经盆底肌电图研究发现并非仅为耻骨直肠肌的问题,而是盆底横纹肌整体“痉挛”,因此将此疾病命名为“盆底痉挛综合征”( 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此后有关这类疾病的文献增多,但命名常混淆不清。1995年国内李实忠[11]教授发现为盆底肌整体肌肉协调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盆底失弛缓综合征”这一名称,国内沿用至今。国外文献中经常出现的名称有anismus(肛门痉挛)、pelvic floor dysfunction(盆底功能障碍)和dyssnergic defecation(盆底失弛缓,功能性胃肠疾病Rome III[12]标准中使用)等。患者的症状可以表现为盆底功能障碍,分为肠道症状如便质软仍持续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排便时间长、肛门坠胀等;泌尿系症状如排尿困难或尿等待以及盆底痛等。经统计,盆底失弛缓所致便秘占慢性难治性便秘中超过50,据南京市中医院统计占63.4。认识和处理好这类疾病也就成为便秘治疗的突破口。

      2、复杂的病因需要综合细化的诊断思路

      (1)从病史分析可能的病因

      从患者的主诉或最希望解决的主症着手,询问其主要症状特点。南京市中医院统计资料完整的慢性便秘患者421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症状排名为:每日有便意但排出费时费力(93.4),便质软却不尽感(88.3),肛门梗阻感(71),腹胀(70.5)和肛门坠胀(64)等;伴随症状包括依赖泻药或开塞露(56),是否存在和排便相关的腹痛(30),排尿相关的排尿费力且不能排尽(28),是否长期服用抗精神类药物,是否伴发神经肌肉疾病如中风、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神经系统肿瘤、椎间盘突出症等,是否有外伤手术史,以及患者的文化程度、社会职业和智力水平等,起始、诱发及加重因素等。主要症状与国外研究[1]类似。

      (2)从查体分析可能的诊断

      从肛门局部的四诊开始,先观察患者的臀沟(反映盆底肌张力)、肛周皮肤色泽、瘢痕、畸形或糜烂等,然后轻触肛周皮肤是否有收缩,肛管的张力、收缩力、持续收缩时间以及收缩后肌张力等,直肠是否扩张,直肠内是否有粪便潴留及质地,然后将食指指腹转向背侧耻骨直肠肌环,比较肛直角在静息和模拟排便状态时的角度变化(正常排便状态角度变大,异常为角度变小或不变),最后将食指指腹转向腹侧,观察是否合并存在直肠前突和粘膜套叠等。全身查体需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精神状况、异常震颤、腹部四诊、舌苔脉象等。

      (3) 从多种盆底生理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根据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可获得超过50的诊断信息,根据上述病因学的考虑,我们可以从不同的途径来细分和证实诊断。根据肛管直肠测压我们可以得知患者的肛管张力、直肠排便动力是否充分、排便阻力来自横纹肌的矛盾收缩还是平滑肌的不能放松还是无法控制肌肉、直肠的感觉是高敏还是低敏、抑制反射是否存在等。南京市中医院根据罗马Ⅲ标准统计慢性便秘421例,其中类型1:排便时有足够的腹压或直肠推动力,肛管压力矛盾性上升(占49),类型2:足够的腹压或直肠推动力,盆底肌不能放松或放松幅度小于20(占20),类型3:没有足够的腹压或直肠推动力,肛管压力矛盾性上升(占20),类型4:没有足够的腹压或直肠推动力,盆底肌不能放松或放松幅度小于20(占11);根据盆底表面肌电图我们可以得知患者Ⅰ型和Ⅱ型横纹肌功能状态;根据盆底诱发电位我们可以判定是阴部神经病变还是中枢传导异常,是感觉通路还是运动通路异常;根据排粪造影或磁共振排粪造影可以判定不同状态下肛直角的变化以及是否合并盆腔脏器的脱垂;根据心理测试量表及谈话可以得知患者是否合并焦虑或抑郁症;其他还需要的检查包括结肠镜、血生化、甲状腺功能、脑CT或MR以及结肠传输试验等排除诊断工具。根据上述检查结果,我们需要辨证分析综合判断,最后给予三层面的诊断:①专科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各种亚型。盆底失弛缓(肌源性/神经源性/混合性),盆底失弛缓合并症(直肠感觉功能障碍/认知或精神心理障碍/肠易激综合征/盆底痛/排尿障碍/发育),盆底失弛缓合并盆底松弛(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会阴下降/肠疝)等;②心理诊断:是否存在心理或精神障碍及程度;③中医诊断:证、体质及生活质量[13]。

      3、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复杂性决定了综合治疗的思路。治疗理念也经历了从非手术-手术-非手术的螺旋性飞越。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盆底生物反馈训练[14]、肉毒素注射[15]、针灸[16]、中医药和西药以及手术等。①生物反馈训练:是盆底失弛缓综合征首选的一线治疗方法,自1973年开始使用,其有效率在73。疗效的保证与患者的选择、训练方案、治疗师指导以及设备等因素密不可分。治疗前需要保证患者有很好的认知和沟通,有主动治疗的意愿,主要以肌源性和部分神经源性障碍为主的患者,同时配合家庭训练强化;对训练方案的制定要求先训练盆底Ⅰ型肌的稳定性而非肌力,此外治疗师与患者的互动及鼓励等。②A型肉毒素注射:可以在肌电图或超声引导下注射于耻骨直肠肌环处,分别在截石位3、6、9点注射。可以暂时阻断错误的条件反射,降低肛管张力。最佳适应症为肌张力较高,肌肉弹性好,不伴有直肠感觉功能减退者。常与生物反馈训练联合使用,可缩短疗程及提高远期疗效。③针灸治疗:通过刺激骶丛神经的低级排便中枢调节功能,促进结直肠蠕动,增加排便动力,同时调节交感和副交感功能[16]。经过实践,即使患者症状改善但很难扭转盆底肌肉运动不协调状态,因此适合于直肠感觉功能减退和直肠推动力不足者,可与生物反馈训练联合使用。④药物治疗:中医辨证[17]主要有肝郁脾虚、脾虚湿盛、肝肾阴虚及脾肾阳虚诸证,需对应给药。西药可以使用缓泻剂、抗焦虑或抑郁药等改善症状。⑤手术治疗:对于耻骨直肠肌切断术因有失禁风险及远期疗效差等原因需慎重使用[18]。

      应该说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概念只是症状的综合征,对其认识仍是“冰山一角”,随着对其病因及诊治研究的不断深入,采用综合诊断思路和个性化治疗方案是对我们的挑战。近期,我们需要重视和规范生物反馈治疗,开展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其不同训练方案;结合肉毒素注射、针灸及中医药等综合治疗以提高效率,从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调节和评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便秘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便秘的药物治疗分中药治疗、西药治疗二种。

      西医西药对便秘是如何治疗的?

      1、弛缓型便秘:具有粪便排出困难、腹痛、腹胀等痛苦症状时,可适当选用泻药。

      刺激性药物:

      双醋酚汀:每片10mg,每次1~2片。

      酚酞:每片0.1g,每次1~2片。

      大黄:每次2~5g,开水浸泡后服用。

      番泻叶:每次3~5g,开水浸泡后服用。

      润滑性药物:

      液体石蜡:每次10~15mL。

      甘油:每次10~20mL,灌肠。

      膨胀性泻药:

      琼脂:每次15~30mL。

      甲基纤维素:每天2~5g。

      2、痉挛性便秘:焦虑和精神不安者,可服用安定2.5~5mg,临睡前服用。解除肠痉挛可用阿托品0 .6mg,一天3次服用,便秘改善后即可停药。

      3、直肠型便秘:可服用刺激性泻药,或用开塞露(50甘油)10~20mL灌肠。粪嵌顿可用温盐水或肥皂水灌肠。

      中医中药对便秘是如何治疗的?

      中药治疗便秘有较好的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要按中医的辨证论治来治疗。

      ①津液不足:患者因产后血虚、老年阴虚、出汗过多、肠胃积热、小便过多而伤阴耗液。或嗜食膏梁厚味、辛辣刺激食物,使积热而伤津液。

      症见:便秘涩滞成块,色褐,3~5日一行,排出量少,味臭,常伴有头晕,乏力,心烦易怒,消化不良,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治宜:滋阴养血,增液润肠。

      方用:增液承气汤合四物汤加减。

      ②肝气郁结型:皆由情志不畅,悲伤思虑过度,少动久卧,不能定时排便,进食量少,过于精细,从而使气机不畅,肝气郁结,不能正常使糟粕传导,内停而成病。常见于痔、瘘、裂等并发症。

      症见:粪便无燥结,但排出困难,常有腹胀,肛门下坠,但又常无粪便排出,或排出不干净,或排出后仍感坠胀;伴有胸胁胀满,头晕沉闷,倦怠乏力,嗳气;苔多薄腻,脉弦细。

      治宜:疏肝解郁,升清降浊。

      方用:四逆散加杏仁、蔻仁、莱菔子等。

      ③燥热内结:由外感风热燥火,或过食辛辣厚味,导致肠胃积热,热灼津液;或因肺热盛而移于大肠,使粪便秘结。

      症见:大便干结,腹部胀痛,口舌生疮,面赤身热,小便短赤,烦躁口渴;苔黄燥,脉滑数。

      治宜:清热泻火,破气通下。

      方用:小承气汤加减。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润肠通便单味中药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润肠通便中药有以下几种,且大多能代茶饮或作为食用。

      大黄:清热解毒,泻热通便。

      番泻叶:清热,通便,泄下。

      杏仁:润肺化痰,宣肺理气,润肠通便。

      肉苁蓉:补肾益精,润肠通便,缓下。

      何首乌:补肾生血,润肠通便。

      黑芝麻:补肾填精,润肠通便。

      当归:活血补血,润肠通便。

      蓖麻:滑肠通便。

本文推荐:南平公寓:https://nanping.zfsf.com/gongyu/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