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开锁换锁 > 正文

拉尼娜现象介绍((地理) 简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13 12:51 22

本文目录:

拉尼娜现象介绍

拉尼娜现象介绍

 最佳答案: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与厄尔尼诺现象互为反相,也被称为“反圣婴现象”或“冷事件”。具体介绍如下:

      - 判断标准:在赤道太平洋北纬5?-南纬5?,西经150?-西经90?的区域内,海水表面温度平均值连续6个月以上低于同期多年平均值0.5℃,可认定为拉尼娜现象。世界各国对拉尼娜事件的监测和认定标准存在差异。比如美国规定连续5个月的NINO3.4区海水温度指数3个月滑动平均值≤-0.5℃;澳大利亚则以NINO3.4区月海水温度距平均温度≤-0.8℃且大气南方涛动指数≥0.8为标准。

      - 形成原因:主要包括赤道信风增强,偏东信风加强使赤道暖流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东太平洋表层暖水西送,深层冷水上涌补充,导致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偏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相互作用,南方涛动与厄尔尼诺/拉尼娜密切相关,当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异常降低时,南方涛动指数SOI出现异常高相位;沃克环流作用,当沃克环流处于高强度状态,南半球东南信风增强,导致冷流增强,赤道涌升大,冷水上翻强,热带太平洋洋面温度降低;全球变暖、拉马德雷(PDO)等也与拉尼娜现象的形成有关。

      - 主要影响:具有全球性,会使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雨偏多;在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引发干旱。在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中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可能出现“南旱北涝”现象。拉尼娜现象还可能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影响人类生理机能,增加人类生病的几率。

      拉尼娜现象具有周期性,大约每3年-5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为9-12个月,通常在春季发生,在深秋或冬季达到峰值强度,然后在次年春季或初夏减弱。

拉尼娜现象是怎样的?

      拉尼娜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具体来说,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导致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而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周期大致为2~7年,其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时,会对全球气候产生显著影响。例如,它可能导致非洲东北部和南美南部出现干旱,以及东南亚和大洋洲部分地区强降雨。拉尼娜现象也会对我国的气候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包括降雨分布不均、气温异常变化、海洋生态系统受损以及自然灾害的增加等。

      如需更深入地了解拉尼娜现象及其影响,建议查阅气候学相关的学术文献或关注相关新闻报道。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有哪些影响?拉尼娜现象如何影响中国气候的?

      拉尼娜造成美洲西海岸降水过分,引发洪灾,与厄尔尼诺相反,拉尼娜和洋流有重要影响,影响气候,对中国的影响是中国西南部降水过分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有哪些影响?

      有报道称,北半球尤其是欧洲大陆今冬将受到酷寒天气的考验,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拉尼娜”源于局部海洋温度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会对大气环流产生深远影响,而大气环流又是影响气候风貌的重要因素。

      在北大西洋地区,由于东北信风的作用,从美国东海岸到欧洲西岸会形成一个环形洋流圈。具体来讲,由于东北信风的作用,在赤道附近自东向西方向常年涌动着北赤道暖流;这股暖流继续向西运行,受到北美大陆的阻挡转而向北,并在墨西哥湾附近形成墨西哥湾暖流;该暖流向北运行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东偏移,进而形成北大西洋暖流,并最终流向欧洲西海岸,并为那里带来了暖湿的空气,使得欧洲西部地区在冬季不至于过分寒冷。一些欧洲气象学家认为,一旦受到拉尼娜的干扰,来自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活动强度也会较常年减弱。这股洋流是维持地球气候平衡的要角之一,但近几年来规模缩小到只剩过去的一半,无法发挥其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效用,而且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英国气象局表示,苏格兰9月25日测得摄氏零下4.4度,是英国近30年来最寒冷的9月夜晚,未来恐怕要再面临一个类似北极的寒冬。

      在北太平洋地区,由于信风活动加剧,北美洲东海岸的海底冷水迅速上升至海面,巨大的冷水层源源不断地向这片水域补充冷水。因海洋变化对大气环流的复杂作用,拉尼娜将对环太平洋地区也将产生重要影响。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表示,拉尼娜现象将持续至2011年春季,可能给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地区带来更多雨雪天气,并增加飓风季节晚期出现风暴的机率。加拿大艾伯塔省近日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霜冻,气温低至零下4到9度,导致部分农作物质量受损。

(地理) 简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n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拉尼娜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

本文推荐:蒙自鲜花/盆景:https://mengzi.hhxxg.com/xianhuapenjing/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