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1、如何从含酶的生物中提取酶,急需具体方法
- 2、怎样萃取酶
- 3、怎样萃取酶
如何从含酶的生物中提取酶,急需具体方法
这个说法太笼统了。如果这个酶有特定的吸附物,那可以用过柱的办法。如果只是要它的活性,那也可以不必提纯,直接把组织匀浆就去实验就行了。但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先清楚这个酶的活性在提取过程中是否会变化。比如有些酶,你把生物组织提取出来一见空气酶的活性就没了。
怎样萃取酶
一是盐析法。利用不同蛋白质(很多酶是蛋白质)在高浓度盐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来分离。比如在含有酶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铵等盐,使酶沉淀析出,然后通过透析等方法去除盐分,得到酶。
二是有机溶剂萃取法。根据酶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来萃取。不过有机溶剂可能会使酶失活,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并且控制条件,如在低温下操作。
三是双水相萃取。利用两种聚合物水溶液或者一种聚合物和一种盐的水溶液形成双水相体系,酶在这两个水相中的分配不同而实现分离。这种方法比较温和,对酶活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怎样萃取酶
1、 盐溶液提取法:利用蛋白质在低浓度盐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盐浓度升高而增加的现象,即盐溶作用。提取时溶液的pH值应远离酶的等电点,以保证蛋白质的稳定性并增加酶的溶解度。
2、 酸溶液提取法:适用于在酸性溶液中溶解度较大且稳定的酶。提取时,pH值一般控制在2-6之间,但需避免过低导致酶失活。
3、 碱溶液提取法:适用于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度较大且稳定的酶。pH值一般控制在8-12之间,同样需避免过高引起酶失活。
4、 有机溶剂提取法:对于与脂类结合牢固或分子中非极性侧链较多的酶蛋白,可采用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提取,如乙醇、丙酮、丁醇等。提取过程中需注意温度控制,避免酶变性失活。
5、 机械破碎法:通过绞碎、匀浆、研磨等方法破碎细胞,释放出酶。化学法:使用盐、碱、表面活性剂等化学试剂使细胞破碎,颗粒体结构解体,从而释放酶。
6、 酶解法:利用溶菌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等降解细胞膜结构,然后进行提取。冻融法:通过反复冷冻与融化使细胞破裂。
7、 差速离心或密度梯度离心:用于进一步分离和纯化酶。通过不同的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使沉降速度不同的颗粒分批分离。
8、 有机溶剂处理或盐溶液浓缩:用于二次分离酶。通过添加有机溶剂或调整盐浓度,使酶沉淀析出,从而与杂质分离。
在提取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温度控制:提取时温度不宜过高,特别是在使用有机溶剂时,应尽可能在低温下进行,以防止酶变性失活。
- 搅拌速度:搅拌能促进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但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产生大量气泡,引起酶蛋白的变性失活。
- 污染控制:酶液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在提纯过程中应尽可能防止微生物对酶的破坏。
- 提取液体积:提取液的用量一般为含酶原料体积的3-5倍,少量多次,以得到较好的提取效果。